全国月抛群免费_包小妹私人电话号码_全国可飞同城空降_全国空降同城免费

学术活动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重庆举行

发布时间:2021-04-25 浏览量:141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于2010年10月22日-23日在重庆西南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西南大学主办,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协办。来自全国80多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年会。

大会开幕式由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建力院长主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致开幕辞,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跃光教授致欢迎辞。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和领导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李善同研究员、张福锁教授、陈曦研究员、郑凌志研究员和秘书长沈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国土与遥感处黄铁青处长,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山区综合开发处陆诗雷处长,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罗清泉副主任,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成肇兴副区长、重庆市科协领导等。

成升魁常务副理事长在开幕辞中指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学术年年会自2004年举办以来,受到了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研究生的积极响应,对展示资源学科发展与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当前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推动资源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伴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自然资源的束缚已经越来越突出,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资源科学研究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与机遇。今年又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本次年会在重庆的召开,可以充分总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与会代表围绕“谋划西部加快发展,推动资源科学创新”这个主题,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庆市的战略需求、就一些重大的资源科学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探索资源科学发展的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罗清泉、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研究员、重庆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总监黄茂军、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山区综合开发处陆诗雷处长分别为大会作了题为“科学发展的重庆探索”、“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政策的导向分析”、“重庆地票交易探索”、“中国氮肥——全球关注的热点”、“山区资源综合开发”等特邀报告,给与会代表很大的启发,受到了与会所有代表的极大关注。

与会代表还围绕年会主题以及设立的“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水资源与环境?;ぁ?“山地资源循环利用与低碳经济”,“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与减灾”,“农业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建设”,“山地休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与公共卫生安全”,“统筹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等9个专题开展了分会场的学术交流和深入讨论。同期召开的还有“资源环境科技期刊论坛”和“第五届资源科学研究生论坛”

第一分会场围绕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从土地整治理论与新农村建设模式、农地产权与土地流转、农地政策与补偿机制、村域和农户尺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讨。通过研讨,反映了土地资源研究4个方面的新动向。代表认为,围绕“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今后仍须加强该领域从现实问题总结、科学问题提炼,到实践决策问题的系统研究。分会场报告准备充分,到会的100余名代表发言踊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分会场围绕水资源与环境保护,从水环境与水污染、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污染、水文循环、水资源合理利用、水化学环境等方面作了学术交流,分会场特别关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水质以及水安全的影响。与会代表认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日益增强的开发活动,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三分会场有11位代表围绕山地资源循环利用与低碳经济作了主题报告,报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从山地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到碳排放控制、低碳技术的发展前景,既有从基础层面分析国土资源规制的理论与实践,也有从事态文明发展模式和生态环境补偿的法律探究等内容,充分展示了山地资源研究领域与当前国际研究热点的结合,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代表积极参与。

第四分会场围绕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与减灾,从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减灾等内容,开展了交流与讨论。有很多青年学者参与了该分会场的研讨。分会场主席建议,学会年会要加强灾害等方面的研讨。

第五分会场围绕农业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建设,从农业文化遗产、土地管理、气候变化与农业、肥料及养分、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组织了学术报告,呈现出研究意义重大、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多样、报告思路清晰、提问讨论热烈等特点。

第六分会场围绕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结合不同地域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的讨论,涉及到重庆渝东南阿蓬江流域旅游资源的调查、旅游产业生态化、旅游文化、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兼容性发展;云南文化廊道的旅游空间组织、福建乡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长江三峡旅游生态健康系统设计、旅游信息科学、低碳旅游景区开发与评价、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等。并就筹备成立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开展了讨论。

第七分会场围绕“地理信息与公共卫生安全”主题,重点探讨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应用,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防控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ARCGIS等GIS新产品在公共卫生安全中的支撑作用探讨;手足口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的地理分布规律分析与防控策略制定;区域环境与健康综合检测平台建设;水环境、土壤环境的遥感监测;以及城市扩张模拟、全球栅格模型等空间信息技术基础研究等。

  “统筹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论坛”有16名代表围绕“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资源经济学与世界资源研究”做了专题报告。重庆市国土房屋管理局邱道持教授、重庆市发展与改革改委员会朱江处长等8名代表作了统筹城乡方面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锁成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院长薛东前教授等5名代表作了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报告;关于资源经济学与世界资源研究,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黄铁青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镭研究员等5名代表作了专题发言,该论坛的报告体现了理论与应用的紧密结合。代表认为,现代产业集聚理论以及系统论、GIS、遥感等先进研究手段的应用,对资源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本届研究生论坛的主题为:“创新资源科学,服务西部开发”。论坛得到了全国资源科学领域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100多名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校的14位研究生代表就草地监测、农业生态系统、碳排放与减排对策、资源流动等问题作了专题发言。特别邀请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沈镭研究员、姜鲁光副研究员、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杨庆媛教授、徐刚教授、杨兴礼教授对上述报告作了精彩点评?;岷蟮淖试纯蒲а芯可昊嶂?,西南大学的志愿者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联谊活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再次把研究生论坛推向了高潮。通过学术报告与联谊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为资源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广大研究生提供一个高起点、深层次和最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还增进了同学们的友谊,为今后进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础。

有20多位院长参加的全国资源学院院长论坛围绕资源学科发展、教材建设开展了热烈、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并从资源学科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规范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资源环境类科技期刊论坛已经举办了三届。代表认为,在年会期间举办期刊论坛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希望期刊论坛办成一个开放的论坛,加强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互动,在加强与作者沟通、引导学科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学会成立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为从事资源类期刊编辑的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载体。

会议闭幕式由沈镭秘书长主持,成升魁常务副理事长作了大会总结,共有陈慈顺等26名青年学者获得了“青年优秀论文奖”证书。闭幕式上还向西南大学志愿者颁发了志愿者证书,向西南大学赠送了纪念牌、志愿者工作站牌匾。

会前,出版了年会论文摘要集?;嵋槠诩洌拐倏酥泄匀蛔试囱Щ岬诹斓诙卫硎鹿ぷ骰嵋?,研究了学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计划。

两天的会议报告、交流时间虽然短暂,但达到了交流成果、沟通感情、促进资源学科发展的预期目的。尤其是资源科学研究生论坛的成功举办和气氛热烈的研究生联谊活动,为会议增添了新的活力。西南大学志愿者的优质服务,是本次年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供稿)